責任編輯:牛樂耕
蔡威熙 劉成成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彰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國家重大文化工程。2023年10月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黨中央正式提出并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內涵豐富、思想深邃,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為推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一、習近平文化思想塑造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理念
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體達用、體用貫通。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導下,推動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積極探索,既是對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傳承賡續,也是增強文化自立自信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應有之義。
凝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長期的大一統傳統,形成了多元一體、團結集中的統一性。黃河文化作為中華文明典型代表,內蘊“向內凝聚”的統一性追求。黃河流域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活動、民族交往的活躍區域,時至今日,大量文化遺產、文明舊址在流域內被保存下來,成為探尋民族精神的寶礦。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其中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保護和傳承黃河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凝聚著中華兒女的情感認同,是象征文明統一的文化見證,有著非凡的傳承價值。
增強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理論貢獻,也是民族發展的源動力。作為民族發展最持久的力量,堅定的文化自信源于對歷史文化的深刻感知和對民族文化的強烈認同。黃河文化作為中華文化溯源性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的“魂”之所在,也是文明復興的“根”之所在,推動中華民族發展需要從黃河文化中獲得自信之源。回望歷史,黃河流域兒女在生產實踐中形成了艱苦奮斗、不畏挫折、勇于開拓的精神品格,鑄就了自立自強的文化底色,黃河文化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秉持文化自信建設理念,為建設新時代文化強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踐行新時代文化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將“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為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正是對這一文化使命的生動踐行。作為盤活黃河文化資源、推動黃河流域文化產業繁榮的重要舉措,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以打造文化強國重要載體、形成中華文化認同重要紐帶、塑造大河文明創新傳承典范、建設世界文明交流互鑒高地為建設目標,將新時代文化使命融入建設理念。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推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必將為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文化強國建設以及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發揮關鍵作用。
二、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發展思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黃河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文化思想內涵文化發展根本原則,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發展思路提供科學指引。
習近平文化思想科學闡釋了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基本規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文化建設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不斷深化理論認識,形成了文化建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具有鮮明的現實指向和強大的實踐偉力。歷史上,黃河流域是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長期的人類活動在創造燦爛中華文明的同時,也加劇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破壞。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將文化資源和生態資源轉化為旅游資源,有助于沿黃區域實現人與自然、文化與環境和諧共生的價值目標,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落實。
習近平文化思想擘畫了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宏偉藍圖。習近平文化思想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礎工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等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舉措作出了科學部署。黃河流域內匯集了標識性的文化基因和文化景觀,通過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黃河文化符號被具象化、形象化,在推廣的過程中能夠實現文化宣傳和文化傳承的效果。此外,黃河公共文化空間的打造也是在凝聚中華文化共識,對于提升黃河文化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進而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意義重大。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繁榮中華文化的一大途徑,也將為文化強國目標實現提供有效助益。
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明確了一切為了人民的文化發展立場。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也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立場。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貫穿文化工作方方面面,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為核心價值追求。黃河公共文化空間的打造不僅是對黃河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也能夠帶動周邊文旅開發程度和服務水準,強化流域內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從而促進文化效益的產生和轉化,提升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公共服務功能和文化惠民水平,讓人民群眾在領略山河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助推黃河成為永遠造福中華民族的幸福河。
三、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踐
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新的歷史方位下,科學把握國情世情深刻變化,從理論和實踐上回答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目標任務、原則要求、總體方略、實踐路徑等重大問題,為引領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踐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保護優先,強化傳承。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遺產保護高度重視,展現了強烈的文明擔當、深沉的文化情懷。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要將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放在優先位置,嚴格落實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的文物工作方針,在黃河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積極作為。例如,山東省泰安市持續開展黃河流域文物資源調查,摸清文物資源分布情況,實施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在黃河流域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上取得積極成效。讓文化說話、讓歷史說話、讓環境說話,是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作為文化傳承重大項目建設的基本職能,要在整合文化遺產基礎上,創新文化表達方式和傳播手段,使文化資源“活起來”進而“火起來”。
第二,文化引領,彰顯特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是中華文明的深刻表達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堅實回應。黃河流經9個省區,流域面積遼闊,流域自然、人文條件差異巨大。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要以文化為引領,充分考慮地域廣泛性和文化多樣性、資源差異性,處理好一般與特殊的關系、保護與傳承的關系。例如,山東省濟南市在挖掘文化特色方面持續努力,積極打造一批民俗文化重要支點,對明水古城、宋風古城等在建項目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推出文化創意產品,引導劇本藝術、沉浸式演藝等新興業態發展,在文化品牌塑造上回應中央要求,建設融合地域、人文、情感的公共文化空間,打造人情味濃厚的文化綜合體。
第三,積極穩妥,改革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守正創新,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一項新任務,推進任務落實必須強化全球視野、中國高度、地方特色,既著眼長遠又立足當前,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積極穩妥推進改革創新。要把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區分開來,提出精細化和創新性的舉措,探索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盡管還在探索階段,但已經涌現出一些好模式好做法,如山東省加大宣教培訓力度,實施國有建設用地考古前置改革,突出文化體驗廊道建設,并建立了滾動推進和要素跟進的項目落地機制,為改革創新提供了經驗。
作者:蔡威熙 劉成成,山東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傳承弘揚沂蒙精神,推動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代代相傳,讓我們走進《沂蒙山小調》的誕生地——臨沂市費縣薛莊鎮白石屋村,聆聽《沂蒙山小調》的創作故事,感悟黨和人民心連心的魚水情深,凝聚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詳細]
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傳承弘揚沂蒙精神,推動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代代相傳,讓我們走進《沂蒙山小調》的誕生地——臨沂市費縣薛莊鎮白石屋村,聆聽《沂蒙山小調》的創作故事,感悟黨和人民心連心的魚水情深,凝聚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詳細]
奮進新征程,不忘來時路。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大道上,讓我們向千千萬萬的老兵們學習、致敬,凝聚最強大的精神動力,勇毅前行。[詳細]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重大任務,明確改革路徑和具體舉措,為新時代新征程文化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舉措,[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新征程上,落實好改革舉措,必須有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強干部隊伍,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詳細]
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這是我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有力保證[詳細]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組織部門身在其中、重任在肩,必須發揮帶頭作用,努力學在深處、干在實處,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進派、實干家。[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凝結著黨和人民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作出重要[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要深化跨軍地改革。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發展和安全、富國和強軍,著眼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作出的戰略部署,是鞏固拓展國防和軍隊改革[詳細]
制度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強則國家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其中一條就是“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實現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內在要求以制度建設為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