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宋玉
如今,在黃河入魯第一鄉——東明縣焦園鄉,高高的臺基之上,一排排白墻灰瓦的樓房整齊排列,寬敞平坦的水泥路干凈整潔,社區服務中心、醫院、學校、超市等一應俱全,群眾在家門口的各個產業車間忙碌生產。2號村臺居民王秀云感慨道:“搬出了‘水坑子’,挪出了‘窮窩子’,過上了好日子!”
焦園鄉的嶄新氣象,是山東沿黃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縮影。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指出,黨中央對黃河灘區居民遷建、保證群眾安居樂業高度重視,要扎實做好安居富民工作,確保人民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近年來,山東在全面完成灘區遷建、圓了60萬灘區群眾“安居夢”的基礎上,充分考慮灘區遷建后續發展,從完善社區配套服務、完善灘區基礎設施、支持灘區產業發展等方面制定了系列政策措施,保障灘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于我們而言,持續增進黃河灘區的民生福祉,讓‘黃河灘’變成‘幸福灘’、讓人民群眾‘幸福指數’不斷上揚,是一個重點課題。”焦園鄉黨委副書記關志潔代表說,這其中,大力發展鄉村多元產業、讓人民群眾的“錢袋子”越來越鼓是重中之重。
關志潔介紹,圍繞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當地守牢糧食生產底線,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引進農副產品加工業,為群眾提供就業崗位;舉辦黃河馬拉松、“黃河大集”,努力在文旅產業融合上求發展。“興產業、促增收,要打破分散發展的傳統思維,充分合理利用資源環境,連片規劃、連片發展,打好特色牌、規模牌,凝聚起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強大合力。”
在泰安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孔怡代表看來,發展食用菌等“短平快”的特色產業,具有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不與其他產業爭資源的“五不爭”優勢,且見效時間短、風險小、收成快,對于促進沿黃群眾增收能起到顯著的帶動作用。
東平縣斑鳩店鎮北棗園村位于東平湖泄洪灘區,是典型的灘區村,早先村里產業沒有發展起來,基礎相對薄弱。這幾年,通過科技幫扶項目,孔怡及其團隊積極在當地推廣黑木耳種植、教授種植技術。“很多村里人搖身一變,成了致富能手,還能帶動幫助更多的人。”孔怡說,接下來,他們還將在豐富食用菌品種上下功夫,選育推廣更多珍稀、高收益的食用菌品種,通過“科研院所+龍頭企業+村集體+農戶”的聯農帶農模式,進一步提高食用菌產業效益,給當地群眾鋪就更寬廣的致富路。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當前,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程度,已成為衡量人民幸福指數的重要標尺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關鍵因素。“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根之所系、魂之所附。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儒家文化發源地、沂蒙精神誕生地,山東是黃河文化資源最富集的區域之一。”山東畫院院長孔維克委員關注到,山東在抓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文化資源活化利用方面下足了功夫,舉辦了黃河文化主題美術作品展、黃河流域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展示等活動,黃河題材的精品佳作也不斷涌現。另外,還聚力打造了沿黃河文化體驗廊道,推出10條黃河文化主題旅游線路和黃河文化主題研學課程,實施“鄉村好時節”“黃河大集·沿黃自駕歡樂GO”、群眾性小戲小劇創演等活動,讓黃河文化惠民富民育民。
要讓沿黃人民的好日子“更上一層樓”,基層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等也是不可忽視的內容。在高青縣黑里寨鎮的黃河灘區遷建社區,群眾遇到麻煩事,就找樓長或者網格員幫助解決。當地通過建立“網格長—網格員—樓棟長—單元長”四級聯動服務體系,打通了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還在鎮駐地和中心村設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梳理出70余項幫辦代辦事項,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一次辦好”。
“我們將把更多資源、服務放到社區,更好為群眾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提高群眾參與治理積極性,大家一起共建幸福家園、共享治理成果。”黑里寨鎮黨委書記周萌說道。
(大眾日報 記者 毛鑫鑫)
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傳承弘揚沂蒙精神,推動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代代相傳,讓我們走進《沂蒙山小調》的誕生地——臨沂市費縣薛莊鎮白石屋村,聆聽《沂蒙山小調》的創作故事,感悟黨和人民心連心的魚水情深,凝聚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詳細]
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傳承弘揚沂蒙精神,推動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代代相傳,讓我們走進《沂蒙山小調》的誕生地——臨沂市費縣薛莊鎮白石屋村,聆聽《沂蒙山小調》的創作故事,感悟黨和人民心連心的魚水情深,凝聚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詳細]
奮進新征程,不忘來時路。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大道上,讓我們向千千萬萬的老兵們學習、致敬,凝聚最強大的精神動力,勇毅前行。[詳細]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重大任務,明確改革路徑和具體舉措,為新時代新征程文化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舉措,[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新征程上,落實好改革舉措,必須有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強干部隊伍,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詳細]
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這是我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有力保證[詳細]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組織部門身在其中、重任在肩,必須發揮帶頭作用,努力學在深處、干在實處,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進派、實干家。[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凝結著黨和人民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作出重要[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要深化跨軍地改革。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發展和安全、富國和強軍,著眼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作出的戰略部署,是鞏固拓展國防和軍隊改革[詳細]
制度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強則國家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其中一條就是“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實現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內在要求以制度建設為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