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編者按:
黃河安瀾,國之大者。今年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提出五周年。五年來,一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黃河大合唱”在神州大地奏響。
經濟大省,勇挑大梁。作為黃河流域的重要省份,山東以實際行動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書寫了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黃河很美,將來會更美。值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提出五周年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特別策劃推出“黃河之上”系列評論,共觀黃河之上,風光無限,共看綠色發展,動能澎湃。
“黃河很美,將來會更美。”金秋十月,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內,堿蓬紅毯,水波生光,狄花搖曳,成群結隊遷徙而至的候鳥在濕地內嬉水覓食、游弋飛翔,自在悠然。
黃河真的很美,眼前這一幕便是最好的注腳。這是山東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這一幕也讓我們不禁神往,仿佛一眼穿越千年,看到古老的黃河水奔涌不息,哺育著我們腳下的土地,滋養著我們燦爛的文明。
保護好黃河,就是保護好我們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力量。今天,黃河之上,綠力量厚積,新動能澎湃,將來會更美的黃河,仿佛就在眼前。
(一)
黃河之美,首先在于生態之美。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保護是大發展的前提。
日前,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山東東營黃河口候鳥棲息地作為二期申遺提名地之一,成功入選,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山東省首個世界自然遺產。
在山東省東營市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內,成群結隊遷徙而至的鳥兒或展翅飛翔,或游弋覓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下游河道和灘區環境綜合治理,提高河口三角洲生物多樣性。護好大河之洲,構筑生態屏障,成為世界自然遺產的黃河三角洲正是山東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山東圍繞筑牢沿黃綠色屏障不斷深化大保護大治理力度,厚植“綠”力量。
發揮一系列政策法規的引領力,印發《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印發《山東省沿黃生態廊道保護建設規劃(2023—2030年)》、出臺《山東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山東省黃河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律法規,從藍圖到方向,從規劃到保障,山東高標謀劃、高效推進沿黃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舉措務實,落地有效。初步建成長800多公里、寬約200米的黃河干流綠色生態屏障;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內鳥類種類已達373種,已是建區之初的兩倍,其中,38種鳥類數量超過其全球總量的1%;在全國率先實現縣際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全覆蓋;2023年,山東黃河流域優良水體比例達到100%,黃河干流全線保持Ⅱ類水質;10年選育,11年推廣,通過一個個生態修復項目,黃菖蒲跟隨山東“種草人”一路西進,在黃河流域扎下了根,為母親河“減負”“增綠”……
山東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有力實踐,為黃河之上的無限風光增添盎然綠意。
(二)
綠色力量厚積厚成,澎湃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黃河更美了。
今年4月,在回答山東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中取得的成效時,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指出,山東沿黃9市壓減整合煉鋼、電解鋁、煉油產能的總噸數達3700萬噸,與此同時,山東創建省級以上綠色工廠370家、綠色工業園區38家,推動產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向“綠”而行、向“新”而行。
山東東營,在墾利區農高區鹽堿灘涂地上,800MW漁光互補項目寬闊無垠。
能源轉型是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今年上半年,山東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1億千瓦,成為東部沿海地區首個新能源裝機過億省份。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落實好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做好能源結構綠色轉型這一必答題,山東交出亮眼成績單,引領意義重大。
黃河之上,生態更美了,發展更好了,根本上是“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讓人民群眾感受到發展的溫度,這已成為山東人民的共識。
菏澤是黃河入魯第一市。在這里,e裳小鎮·曹縣數字經濟產業園已成為全國縣域單體最大的數字經濟產業園。從躺在貧困縣名單中的“落后生”,到煉成今年上半年山東縣區地區生產總值50強的“學霸”,曹縣作為全國最大的漢服生產基地,匯聚著2500多家企業、約1.5萬家網店、近10萬從業者。
山東菏澤,e裳小鎮·曹縣數字經濟產業園。
產業強了,就業好了,人民生活更好了。實際上,像e裳小鎮·曹縣數字經濟產業園這樣的產業園在山東沿黃9地還有很多。山東沿黃各地堅持從實際出發,發揮地域優勢,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以更加澎湃的發展動力成就人民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萬里黃河,蜿蜒九省,從山東瞰黃河,以一域之精彩為黃河全域添光彩。我們看到黃河之上,一派生機,風光無限,高質量發展的動人樂章澎湃激昂。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面縱深推進,更美的黃河,已經向我們走來。
策劃:王靜 李士環
評論員:徐坤杰
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傳承弘揚沂蒙精神,推動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代代相傳,讓我們走進《沂蒙山小調》的誕生地——臨沂市費縣薛莊鎮白石屋村,聆聽《沂蒙山小調》的創作故事,感悟黨和人民心連心的魚水情深,凝聚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詳細]
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傳承弘揚沂蒙精神,推動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代代相傳,讓我們走進《沂蒙山小調》的誕生地——臨沂市費縣薛莊鎮白石屋村,聆聽《沂蒙山小調》的創作故事,感悟黨和人民心連心的魚水情深,凝聚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詳細]
奮進新征程,不忘來時路。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大道上,讓我們向千千萬萬的老兵們學習、致敬,凝聚最強大的精神動力,勇毅前行。[詳細]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重大任務,明確改革路徑和具體舉措,為新時代新征程文化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舉措,[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新征程上,落實好改革舉措,必須有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強干部隊伍,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詳細]
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這是我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有力保證[詳細]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組織部門身在其中、重任在肩,必須發揮帶頭作用,努力學在深處、干在實處,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進派、實干家。[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凝結著黨和人民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作出重要[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要深化跨軍地改革。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發展和安全、富國和強軍,著眼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作出的戰略部署,是鞏固拓展國防和軍隊改革[詳細]
制度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強則國家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其中一條就是“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實現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內在要求以制度建設為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