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8qymc"></strike>
    <strike id="8qymc"><s id="8qymc"></s></strike>
    <samp id="8qymc"><tbody id="8qymc"></tbody></samp>
  • <samp id="8qymc"><tbody id="8qymc"></tbody></samp>
  • <strike id="8qymc"></strike>

    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的六個支撐點

    2019-07-31 來源: 學習時報 作者: 李少華

      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必然選擇。當前農村人居環境污染問題仍然存在、綠色有機農產品供給不足,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要堅定不移貫徹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的要求,解決新問題、培育新動能、厚植新優勢,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實現產業強、生態美、農民富相統一,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中央和地方協同,健全綠色發展制度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要分清事權、明確責任,按照城鄉一體化要求,加快建立適應綠色發展需要的宏觀調控、資源配置、生態補償、項目支持、金融扶持、考核評價、責任追究、聯合執法等制度體系,健全生產、技術、質量標準體系,強化法律法規建設,調動政府、企業、農民、科研人員、社會力量綠色發展的積極性,使綠色發展成為普遍形態。要對現有農業法律法規、政策文件、技術標準進行梳理和清理,凡是不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都要盡快調整或廢止,確保綠色發展制度“長牙”、法規“帶電”、約束有力。

      融合和升級共促,做大做強農業綠色產業。產業興旺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前提,產業振興必須以綠色為底色、底線。堅持融合發展、創新發展,推動農業綠色產業與工業、新型服務業融合,與旅游、文化、健康產業融合,加快用綠色產業改造傳統產業。加強農村景觀修復和生態化改造,提升“蛙鳴鳥叫”“養眼、洗肺”生態功能,實現山水林田湖草路統籌發展。建設綠色產業大數據和物聯網平臺,開展資源利用、面源污染、環境監測預警,對不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產值、產業和資源消耗要堅決問責和追責。建設新型物流、發展農村電商,使綠色產業成為新型主體和廣大農戶增產增效、發家致富的增長點,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能。

      政府和農民共治,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一是創新共治機制。一方面政府要加強農村飲水、污水管網、垃圾分類存放、生態景觀、村內道路、廢棄物集中處理設施等基礎建設。另一方面要加大農民自主和合作建設項目的資金支持比重,對由農戶自己負責的庭院內部、房前屋后環境整治適當給與補助;對由村民自治或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的村內環境、村內道路、植樹造林等小型公益項目列出支持清單,鼓勵村級組織自主選擇建設,充分激發農民通過辛勤和智慧勞動建設家園的參與感、獲得感,體現特色化,避免同質化,減少政府大包大攬,切實構建鄉村振興中政府與農民共建、共管、共治的長效機制。這既是人居環境整治領域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需要建立的重大機制。二是抓好突出問題治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廁所問題直接關系農民群眾生活品質,要把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不斷抓出成效。根據中央要求,當前要突出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以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構建長效管護和運營機制,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的突出短板,讓農民生活質量的“里子”和農村環境的“面子”都好起來。三是防治工業污染“上山下鄉”。目前全國600多個大城市中約有1/4的城市被迫將解決垃圾危機的途徑延伸到鄉村。要堅持內源外源共治,對農村地區的污染嚴格監測,對偷排亂排企業堅決查處、取締關停,防止農村成為眾所周知的垃圾轉移“第三世界”。

      存量和增量并舉,大幅增加綠色發展資金投入。按照調整存量、爭取增量、改革擴量的思路,構建財政有限保障、金融重點支持、社會積極投入的綠色發展多元投入格局。在調整存量方面,調整“三農”資金支持重點,推動農業補貼、生態補償、科技研發、項目投資、金融貸款等主要投向特色種養、質量提升、循環利用、污染治理、智力培訓等方面,建立財政資金分配與農業綠色發展績效掛鉤的機制。在爭取增量方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解決土地出讓收益長期以來“取之于農、用之于城”問題的重要指示,調高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做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公共服務、農業污染治理投資蛋糕。以2015—2018年4年間全國土地出讓收益年均4.55萬億計,調高10個點,每年可為“三農”增加4000多億資金投入。在改革擴量方面,加快釋放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紅利,建立農村“三權”抵押物評估體系,探索農村“三權”抵押貸款實現形式;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依法盤活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空閑農房、零散用地及宅基地等,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通過對工商企業實行稅收減免、貸款優惠等支持,吸引工商資金投資綠色產業。

      生產和監管并重,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一是狠抓產出來和管出來。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要求,加強源頭治理、全程監管。建立生產者農資采購和施用臺賬,對規模生產主體和標準化生產基地實施全程、可視管理,推動國內外農產品同標、同質,建設全國性、區域性和田頭三級產地市場體系,加快現代冷鏈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引入互聯網和電商銷售機制,根據耕地質量等級優化生產布局,打造成本低、產品安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強的綠色農產品優勢區域,到2022年,初步實現“四高一強”目標。二是強化中央督查威懾。建立規模主體、生產基地和農資生產經營企業信用檔案,每年按照一定比例抽查,開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對生產假劣農資和施用禁用農獸藥的違法失信行為進行重懲,營造不敢違法不愿失信不想超施的氛圍。三是開展第三方評價。第三方機構定期開展暗訪檢查,鼓勵投訴舉報,設立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暢通投訴舉報渠道。

      創新和推廣同步,加快綠色發展技術供給。必須依靠科技進步破解傳統模式粗放增長長期積淀的問題,用問題倒逼創新,在高起點上發力:一是加快科技創新。加強綠色發展戰略性、基礎性研究,增強科技能力。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加大綠色發展共性技術和關鍵設備研發,促進研究開發、成果轉化、試點示范和技術推廣一體化。改善創新環境,改進評價導向,營造敢于創新、便于創新、樂于創新的氛圍,切實增強綠色發展科技支撐。二是提升主體智力。針對多年來各級行政管理干部、科技服務人員、生產經營新型主體等習慣于數量增長、高成本增長的實際,實施綠色發展富腦工程,加強綠色發展理念、產業政策、技術模式、綠色消費等培訓。三是加快綠色發展技術推廣。啟動實施國家綠色技術推廣工程,發布綠色技術名錄,加快配套成熟技術應用,淘汰更新老舊技術,并對各類示范主體給與一定補貼,加快構建各具特色的綠色發展產業和區域格局。

    返回首頁>>

    初審編輯:牛樂耕

    責任編輯:李士環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
    99re国产精品视频首页| 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片|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 久久99久久99小草精品免视看| av蓝导航精品导航|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动漫|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99|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热女视频专线|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2020|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无码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麻豆剧传媒果冻精品 |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福利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10000|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福利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你懂的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