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白弈非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上半年經濟數據。怎樣讀懂這份半年報?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全面、辯證、長遠地分析經濟運行的“形”與“勢”,凝聚推動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行穩致遠的信心與力量。
——編者
一季度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延續恢復態勢,我國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展現出巨大的發展韌性
“今天巫山枝頭,明天百姓桌上”。進入7月,一架架滿載巫山脆李的“脆李專機”從重慶市巫山縣飛往北上廣深等各大城市。從去年的每天1班到今年的每天2班,運行周期由去年的15天增加到20天,“脆李專機”的“擴容”,既折射持續擴大的國內需求,也映照著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態勢。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經濟半年報。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一季度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延續恢復態勢,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5%。我國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展現出巨大的發展韌性,充分表明我們國家具有開頂風船、走上坡路的能力。
讀懂中國經濟,既要關注增速,也要分析結構、質量。從增速看,上半年的經濟增速,快于去年全年的3%,也快于一季度的4.5%,回升態勢明顯。從結構看,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56%,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7.2%,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明顯快于全部投資增速,產業、消費、投資結構在持續優化。從質量看,高技術行業增勢良好,新產業成長壯大,新業態持續活躍,綠色轉型和經濟增長的協同發展成效不斷顯現。綜合看,環比增速連續4個季度增長,市場活力不斷釋放,這都表明中國經濟“穩”的基礎不斷加固,“進”的動能加速集聚,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
讀懂中國經濟,也要放在全球視野里觀察。今年一季度,美國、歐元區、日本GDP同比增速都在2%以下,即便考慮到二季度情況,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仍然是主要經濟體中較快的。在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通脹壓力依然較大、全球貿易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實現了回升向好、物價平穩、金融穩定的發展態勢,半年報成績來之不易。近期,世界銀行、經合組織等多家國際組織和機構調高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彰顯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
經濟如何,企業有發言權。讀懂中國經濟,外資企業是一個重要視角。今年以來,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項目落戶上海市臨港新片區,空中客車公司宣布在天津市建設第二條生產線,阿斯利康與山東省青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簽署投資合作協議……眾多外資企業以實際行動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投下“信任票”。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市場前景廣闊,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恢復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結構性問題、周期性矛盾交織疊加。越是復雜的局面,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放眼世界,沒有哪個大國的經濟成長之路是一帆風順的,也只有經歷過風風雨雨,一個國家的經濟才會更加強健。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信心,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更大力度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中國經濟航船定能越過激流險灘行穩致遠。
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必須深化基礎研究體制機制改革,發揮好制度、政策的價值驅動和戰略牽引作用。”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必須深化[詳細]
讓愿擔當、敢擔當、善擔當蔚然成風,還要把“三個區分開來”落到實處。對于干部在干事創業中特別是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錯誤,如果不分情況、不分性質搞“一刀切”,容易挫傷干部改革攻堅、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把“三個區分開來”落到實處,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詳細]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直接關系高質量發展和國家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強調要“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堅決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風險在內的重大風險攻堅戰[詳細]
新時代新征程,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是一面“行走的旗幟”。面對更加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廣大黨員干部要把根深深扎在群眾的沃土,不斷增強群眾意識,提高群眾工作能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骨干力量。[詳細]
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戰略思維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重要思維方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戰[詳細]
以放開搞活匯發展之力、聚創新之勢。做好“放”的文章,就要培育“放”的多元主體,“放”出經營主體的活力、基層一線的動力、社會各界的合力、群眾創新創業的潛力。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刻理解建立“親清政商關系”的內涵意義與路徑,光明磊落同企業交往,幫企業解難題,[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讓廣大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將秉持初心、努力奮斗,繼續發揮專業所長,努力鉆研出更多成果,在鄉村振興中作出新的貢獻。[詳細]
以放開搞活匯發展之力、聚創新之勢。做好“放”的文章,就要培育“放”的多元主體,“放”出經營主體的活力、基層一線的動力、社會各界的合力、群眾創新創業的潛力。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刻理解建立“親清政商關系”的內涵意義與路徑,光明磊落同企業交往,幫企業解難題,[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讓廣大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將秉持初心、努力奮斗,繼續發揮專業所長,努力鉆研出更多成果,在鄉村振興中作出新的貢獻。[詳細]
只有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強、把基層政權鞏固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基才能穩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面,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