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寇江澤 董絲雨
產業向綠,生態向美。綠色發展蹄疾步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為2025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
《關于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的實施意見》《美麗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等文件相繼印發實施,美麗中國建設“1+1+N”實施體系不斷完善;電力碳足跡因子數據發布,供不同主體核算電力生產和消費產生的碳足跡使用,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綠色低碳轉型;多地推動建設“無廢城市”,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
錨定目標,砥礪奮進。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在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穩步前行。
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近日,生態環境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編制工作指引》,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體系。
“制定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是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基石之一。”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推動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在碳定價、碳排放雙控、政府綠色采購等政策措施中廣泛應用,保障相關工作落地見效。
綠色低碳發展,正在向縱深推進。
——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加快調整優化。
河南省鄭州市航空港區,比亞迪工廠一派繁忙。“這里每50秒就能下線一臺新能源汽車,每3秒就能下線一支動力電池電芯。”鄭州比亞迪工廠負責人說。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帶動下,鄭州的汽車年產量歷史性突破100萬輛大關。
福建省廈門市象嶼綜合保稅區倉庫屋頂,光伏發電板緊密整齊排列,為園區提供綠色電力。“我們會根據當日光伏發電量、園區自身辦公用電負荷情況等制定運行策略。”海納特電(廈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業務區域經理江穎介紹。目前,園區叉車、集裝箱堆高機等設備基本實現全電化作業。
——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穩步提高。
機械臂“撿”出固體垃圾,微生物“吃”掉有機污染物……經過一整套流程,原本渾濁的污水變得清澈透明。四川省內江市謝家河再生水廠每天凈化大量城市污水,這些再生水除了用于工業循環冷卻水,還用于公園景觀補水、道路沖洗等,極大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
以發展“含綠量”提升增長“含金量”,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不斷厚植。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我國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后勁。我國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全球最大、發展速度全球最快,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全國碳市場體系逐步完善,實現對減排主體的全覆蓋。
持續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各地區各部門著力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全面改善和根本好轉,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持續深入推進藍天保衛戰。
春節假期后,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河北佰特橡膠科技有限公司新廠硫化車間,技術人員正在忙著調試環保設備。“我們剛投資80萬元,對硫化車間60余套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大大減少無組織排放。”公司總經理高偉說。河北出臺政策,完成環保績效創A的企業,納入生態環境監管白名單。當地環保部門邀請專家幫助企業制定對標提升方案,指導企業達到評級要求。“目前,我們正在加緊落實各項措施,讓新廠盡快達到環保績效A級標準,釋放出全部產能,達產達效。”高偉說。
——加強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
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花果街道蔡家村枧堰溝,水車緩緩轉動,將河水運送到生物監測池中。“枧堰溝連著頭堰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保水護水是頭等大事。”蔡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蔡青說,監測池里養著水生動植物,對水質十分敏感。蔡家村還安裝了2臺智慧化監測設備,監測濕地水質、空氣質量,連接著市、區環境監測平臺,確保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處置。
——推動固體廢物綜合治理。
2月8日,江西省鷹潭市月湖區老屋村歷史遺留固體廢物治理項目現場,項目負責人黎亮正在查看截排水溝施工進度,“老屋村固廢是多年前銅礦浮選遺留下的廢渣,目前廢渣已經清挖,正在修建截排水溝對地表水進行引流,保護邊坡的穩定性。今年將復填新土,種草植樹,修復環境。”老屋村村民董輝華說:“以前這個地方總是散發著一股難聞的氣味。壞土挖走了,消除了我們的擔憂。”
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美麗中國畫卷徐徐鋪展。
天更藍了,中國成為全球改善空氣質量速度最快的國家。2024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29.3微克/立方米,連續5年穩定達標。
水更清了,全國水環境質量發生轉折性變化。2024年,全國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達到90.4%,首次超過90%,長江干流連續5年、黃河干流連續3年全線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
地更綠了,中國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目前,我國森林覆蓋率超過25%,森林蓄積量超過200億立方米,林草年碳匯量達到12億噸以上。
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穩定平衡的生態系統是根本基礎。
各地區各部門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因地制宜、科學推廣應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推動“三北”工程標志性戰役取得重要成果。
去年11月底,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萬花園防沙治沙區,隨著最后一枝玫瑰花苗栽入沙土,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全長3046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帶全面鎖邊“合龍”。
“開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鎖邊工程,阻沙護路、阻沙護城,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保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草局副局長朱立東說。
一片片綠色不斷延伸、擴展,祖國北疆綠色長城更加牢固。2024年,“三北”工程全年安排重點項目287個,完成各項建設任務超5700萬畝。今年,“三北”工程已儲備項目400個,148億元中央資金已提前下達。
——“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加快建設。
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磴口縣,蒙能160萬千瓦光儲+生態治理項目已成功并網發電。光伏板間的草方格內,栽種著梭梭等固沙苗木,待到長成后,根系上可接種肉蓯蓉,發展中藥材產業。“‘板上產綠電、板間長綠草、板下生綠金’的融合模式,將實現新能源開發、生態修復和產業發展一舉三得。”磴口縣防沙治沙局黨組書記、副局長韓應聯說。
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要以“三北”工程六期規劃為藍圖,全面推進“三北”工程攻堅戰向縱深發展。
——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2月初,位于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國家公園候選區,西南林業大學國家高原濕地研究中心專職副主任田斌背著監測設備,細數越冬鳥類數量,“經過多年生態保護,來香格里拉越冬的黑頸鶴等鳥類種群數量持續增加。”
全面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目的之一就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國家林草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司長張利明表示,將切實鞏固提升第一批國家公園建設成果,積極推進新的國家公園創建、設立等相關工作。
目前,我國正在編制《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方案》。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拯救海南長臂猿、蘭科植物等重點瀕危物種為目標,推動瀕危物種野外種群復壯,全鏈條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
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萬里河山將越發多姿多彩,綠水青山將永續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本報記者史自強、張棖、張馳參與采寫)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綠色消費,早就提出“倡導推廣綠色消費”。綠色消費是指各類消費主體在消費活動中貫徹綠色低碳理念的消費行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詳細]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生力軍,處于創新創造力的高峰期,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要求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詳細]
非稅收入是財政收入重要來源,規范非稅收入管理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對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非稅收入管理的精細化與高效化,進一步提升財政收入質量,加[詳細]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習近平主席指出:“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增強數字政府效能,優化數字社會環境,構建數字合作格局,筑牢數字安全屏障”。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國數字社會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設普惠便捷的[詳細]
從“一閃念”到一念之差,差的是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定力,缺的是學紀知紀明紀守紀的自覺。避免“一閃念”誘發的一念之差,必須多積尺寸之功,不斷筑牢思想道德防線,在思想層面防微杜漸,筑牢“不想腐”的堤壩,不斷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在明辨是非、榮辱、苦樂[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經濟發展具備強勁的內生動力、韌性、潛力。”這深刻揭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廣闊空間,指明了我國在新能源領域取得[詳細]
勝利者的軍功章,必會因濁浪洗禮而更加奪目。奮斗者的里程碑,必會因風沙打磨而更顯巍峨。“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任何新事物的成長都必然經歷艱難曲折,只要始終保持迎難而上、奮勇拼搏,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拼勁和韌勁,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中的各[詳細]
激活消費,就得更了解消費者需求。從過去的“以舊換新”到如今的“購新補貼”,消費刺激政策不斷聚焦民生實際,讓老百姓感受到更多實惠。手機等數碼產品普及廣、單價高、更新快,是信息時代家家戶戶的必需品。新政策不以“交舊”為前提,體現人性化設計,順應群眾期待[詳細]
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日期間,我國共接待來自175個國家和地區的入境游客逾343萬人次,同比增長6.2%。有外媒認為,中國市場將成為2025年全球旅游業繁榮的標志性開端。一個更開放的中國張開雙臂擁抱世界。不斷實現更高質量的國內大循環和更高水平的國際循環,內有活力、[詳細]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過去一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民生保障扎實有力。回顧一年來我國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生動實踐,諸多熱詞映入眼簾。它們不僅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更彰顯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民生內涵。我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