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燕 陸
提升就業服務質量,需要讓就業政策、服務與人的需求直接掛鉤,提高資金資源使用效率,不斷提升勞動者素質,更好保障人的尊嚴,創造更多發展機會,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每年的3、4月份素有“金三銀四”之稱,是大學生就業的重要窗口期。
堂弟今年大學畢業,他的就業成為近期家人最關心的話題。堂弟說,就業市場競爭激烈,找到心儀工作不易,但就業服務比較到位,崗位信息豐富多樣,還有針對不同專業、不同階段的精準推送,很暖心。
服務精準到人,是積極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的內在要求。促就業,歸根結底是讓需要找工作的人與需要找人的工作匹配起來。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數據顯示,3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是5.2%,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就業平穩向好,離不開精準服務的支撐。
求職者能力各異,用人者需求不同,實現人崗匹配,并不容易。尤其是對我們這樣一個每年新增千萬人就業的市場來說,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必須提升就業政策體系的整體效能,讓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交集更大、供需雙方的對接成本更低。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服務于民生”。提升就業服務質量,需要讓就業政策、服務與人的需求直接掛鉤,提高資金資源使用效率,不斷提升勞動者素質,更好保障人的尊嚴,創造更多發展機會,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高質量的就業,植根于高質量發展。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快速成長壯大,在提供大量就業新機遇的同時,也對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提出了新的課題。針對康養托育、先進制造、現代服務、新職業等重點領域市場需求和職業技能要求,授之以漁,以技賦能,將為更多勞動者打開通往高質量就業的大門。前不久,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通知,要求推行“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四位一體項目化培訓模式。堅持系統思維,圍繞人的發展聚合多方資源,就業服務才能為求職者提供更切實有效的幫助。
從“投資于人”的要求出發,就業服務政策不僅要有力度,還要有溫度。不妨站在求職者的角度“多問一句、多想一層”,把政策設計得更細致一些、執行得更周全一些。不久前,陜西寶雞市總工會將“勞動法律監督服務崗亭”搬到當地的招聘會上,現場提供法律咨詢,糾正違法招聘行為。這樣的靠前服務、主動服務,有助于減少勞動爭議的發生,讓求職者更有保障、更有底氣。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力度“投資于人”,不僅關乎當下群眾生活,更是在為未來儲備發展潛力。進一步聚焦群眾需求,完善配套政策,加大各類資金資源統籌支持力度,定能不斷拓寬就業渠道、提高就業質量,讓人的全面發展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
“善治病者,必醫其受病之處”,找準病灶是前提,對癥下藥是關鍵。走好群眾路線,關鍵是堅持問題導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群眾得實惠。要圍繞群眾反映的住房、養老、就業、醫療等突出問題,把合理訴求一條條拎出來,推動問題一個個得到有效解決。要發揚釘釘子精神[詳細]
價值觀是一個思想文化體系的核心,是社會意識形態的重要內容。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形成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價值共識和最大[詳細]
“欲事立,須是心立。”政治上的堅定、作風的過硬來自思想的堅定。黨員干部要從思想深處提高認識、轉變作風,從思想上警醒起來,從標準上提高起來,以思想自覺促進行動自覺,切實增強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堅定性,努力使思想作風更正一些、更純一些。[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社區服務,提升服務功能。”社會的發展,最終落腳點是人。善于換位思考,更加重視“群眾怎么想”,瞄準關切,勇于創新,我們的治理必將更有成效,也將更有力地托舉每個人的幸福。[詳細]
面對美方的多變易變、極限施壓,我們沒有關上談判大門,但也不會心存僥幸,而是做好了應對沖擊的各種準備。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我們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一定能夠化危為機、行穩致遠。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中國經濟是一片[詳細]
對于基層治理而言,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一個重要方面在于破解由形式主義引發的“小馬拉大車”問題,激勵廣大基層干部以“輕車壯馬”干事創業、擔當作為。[詳細]
在工作中,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一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就會變成老大難問題,成為影響事業發展的“攔路虎”“絆腳石”。一些老大難問題之所以得不到解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被認真對待。講認真,是解決老大難問題的有力武器。[詳細]
中國科學家在“連續變量”集成光量子芯片領域實現新突破,為光量子芯片的大規模擴展及其在量子計算、量子網絡等領域的應用奠定了重要基礎。這是《自然》雜志審稿人口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一步。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詳細]
“八大體系”不僅構成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整體框架,更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布局、一體發展的具體體現。新時代新征程,要全面構建“八大體系”,必須正確理解其科學內涵和實踐路徑,這樣才能以戰略思維著眼全局、以系統思維協同各方、以辯證思維把握規律,奮發有為推動教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