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牛樂耕
責任編輯:李士環
編者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同志提出的重要發展理念。深入理解和把握這一理念提出的歷史背景與深刻道理,對于自覺保護好生態環境、實現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輕理論(15):深化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認識
欄目編輯:李士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蘊含著綠色生態是最大財富的深刻道理。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優美、清潔的生態環境既可以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又可以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綠水青山可以帶來金山銀山,但金山銀山買不到綠水青山。習近平同志早在2006年就指出,環境是我們生存發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沒柴燒”。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中,如何保護好生態環境是一道重要的“必答題”,而不是一道可有可無的“附加題”。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是必須加快補齊的短板。
踐行“兩山”理論,要注重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良好生態環境質量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就是要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真正重視生態環境保護,下大力氣切實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盡力而為不是亂作為,要充分認識到GDP增長不完全等于經濟社會質量提升,要不斷優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調整發展目標。量力而行,就是要有科學審慎的態度,結合地方經濟社會實情,一步步扎實推進工作。同時,要不斷克服領導干部內心不正確的政績沖動,不能為了政績大干快上,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最終建了一批污染治理設施卻不能運行,成了“曬太陽”工程。
從地方實際看,為綠水青山設計贏利模式主要面臨兩方面困難:一是生態環境屬于公共品,其消費不排他,所以難以收費;二是環境消費屬于文化或精神消費,計價有困難。比如,鄉愁是游客的主觀感受,游客享受了多少鄉愁是說不清的,鄉愁值多少錢也說不清。這似乎是個難題,其實說難也不難。經濟學處理此類問題的辦法是尋找委托品或者說載體,將那些不能計量或計價的商品(服務)借助委托品去交易。商家賣礦泉水是賣什么?如果認為只是賣水,那就錯了。事實上,既是賣水,也是賣“方便”。由于“方便”不好計量,商家就將“方便”委托到了礦泉水上。在超市里,一瓶348毫升的礦泉水賣2.1元,同一品牌570毫升的水賣2.5元。水多了64%,而價格卻只高出19%,就是因為水增加了而“方便”沒有增加。
貢獻中國智慧。人類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類歸根結底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須呵護自然、尊重自然,而不能凌駕于自然之上。中華文明歷來推崇“天人合一”“仁民愛物”,對天地萬物懷有仁愛之心。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弘揚尊重自然規律、維護生態平衡的優秀傳統文化,強調只有避免竭澤而漁、焚林而獵的過度索取,最終才能達到“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的和合境界;教育引導人們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觀念,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努力解決工業文明發展帶來的生態文明創傷,實現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把昔日沙漠荒原變為充滿生機的綠洲林海,獲得聯合國環境大會授予的“地球衛士獎”,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彰顯了當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