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牛樂耕
責任編輯:李士環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首次突破90萬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中居首位。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展望未來,中國將始終是全球共同開放的重要推動者,始終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動力源,始終是各國拓展商機的活力大市場。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等場合,習主席多次發出新時代我國對外開放再擴大的重要宣言。
面對國際貿易持續低迷的現實,中國高舉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的大旗,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堅定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讓世界分享中國發展成果和機遇,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和發展的重要動力。
有諾必踐,言出必行,加速開放的中國經濟正展現出愈發強大的世界魅力。過去一年,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6萬多家,同比增長69.8%。在世界銀行最新《營商環境報告》中,中國排名較前一年上升了32位。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果豐碩,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展示了中國市場的巨大吸引力,標志著中國正在實現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的轉變。
在尼日利亞,中企承建的當地最大水電站已進入施工高峰期,建成后將大大改善尼日利亞電力緊缺的局面;在摩洛哥,中企承建的光熱電站項目在3年多的時間里累計為當地創造了1.3萬多個就業機會,培養了一大批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點點滴滴的“中國印記”串聯起中國與相關國家經濟合作的圖景。
據統計,2018年中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1298.3億美元,同比增長4.2%。中國對外投資和大量援建承建項目給當地帶來大量就業崗位和先進技術,極大地改善了當地基礎設施狀況和營商環境,有力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在美元升值、發展中國家資金外流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中國的對外投資成為世界經濟運行的重要“發動機”和“加速器”,為世界帶來巨大的紅利和機遇。
在過去一年里,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超過60個。迄今為止,在這一倡議框架下,中國已同122個國家、29個國際組織簽署了170份政府間合作文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達80多個。“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沿線及有關國家互聯互通合作,為更多國家合作共贏提供良機。
在對外合作中,中國給廣大發展中國家帶去了價廉物美的商品,更帶去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留下了完備的基礎設施,更留下了良好的經濟土壤和營商環境。中國人不是賺點蠅頭小利就跑的投機者,不是利用先進的槍炮奴役、壓榨他國人民的殖民者,更不是手握尖端技術就坐地起價的壟斷者。“中國是在幫助非洲發展,而不是掠奪資源和殖民非洲。”南非前總統祖馬等非洲國家領導人的話,是對中非合作中肯的評價。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這是新時代中國與世界關系的大邏輯。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
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是一個非常大又非常重要的題目,鄉村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又事關鄉村振興,這些年我們進行了許多嘗試,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值得再探討的方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