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唐劍鋒
有一句諺語“騎驢的不知趕腳的苦”,用來形容坐享其成的人不知勞動者的辛苦。“騎驢的”只知道驢慢,卻不知道驢累得很,牽驢人也是疲憊不堪。不讓騎驢人牽牽驢,跟著驢跑一段路,哪能知道“趕腳的苦”?同樣道理,作為領導干部,不深入實際,不深入群眾,不深入一線,對群眾的疾苦不感同身受,哪能正確認識自己和別人,真正了解情況和問題呢?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全黨同志要站穩人民立場,踐行黨的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不論何時何地,黨員干部都必須擺正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的角色,永遠做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務員。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個問題,騎在馬上看和站在地上看,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延安時期,是中國革命物質條件最困難的時期之一。延安位于黃土高原之上,地形以山地為主,那時候的延安,連柏油路都沒有,道路主要是山路。為了便于打仗和工作,一些領導干部便騎上了馬。如果自以為騎上了馬,就不是從前的自己了,不僅僅把騎馬看作工作需要,更看作一種“身份”的象征,認為只有“領導”才有“資格”騎馬,那就背離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衷。事實上,騎馬與走路,只是革命工作分工的不同,如果騎上了馬就在基層官兵、人民群眾面前架子大、口氣大、脾氣大,則是萬萬要不得的。
2022年10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延安時期,黨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并寫入黨章,強調共產黨‘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要求黨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形成了‘只見公仆不見官’的生動局面。”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黨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當在其位謀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凈又干事,更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別騎上馬后就脫離實際、脫離群眾。
當前,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也是為了讓廣大黨員、干部牢記無論“馬上”還是“馬下”,自己都是人民群眾中的普通一員。作為一名黨員,尤其是黨的領導干部,不能有高人一頭的想法,更不應該有任何的特權行為。當官顯擺,是封建殘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嚴重、權力觀扭曲,不是共產黨的干部應有的形象和作風。要時刻端正思想、擺正位置,站穩群眾立場,增進同群眾的感情,克服一切脫離群眾、違背群眾意愿、損害群眾利益的私心雜念。
“騎在馬上”的領導干部,應該多“下馬走走”。和戰士走在一起,和鄉親們走在一起,和工人走在一起,和學生走在一起,和科研人員走在一起,和企業經營者走在一起……多看看群眾的生活,多聽聽群眾的意見,多了解群眾的感受。“下馬走走”才能深入一線、了解實情,“下馬走走”才能融入群眾、增進感情,“下馬走走”才能啟迪思路、改進方法,“下馬走走”,才能正確認識自己,真正擺脫“官氣”。別在“馬上”不下來,常“下馬走走”,才能不忘自己從哪里來,才能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才能更好地做人民的公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恒主題,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詳細]
課堂的滋養不會停滯。“從前覺得思政課是‘背景音’,后來課上發現它是‘導航儀’,現在發覺它更像人生‘工具箱’”“信仰這東西,真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孩子們的心聲,詮釋著思政課的價值。既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也要春風化雨講好思政課,我會在這條路[詳細]
增量里有效益,存量里有潛力。統籌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以做優增量來盤活存量、以盤活存量來做優增量,中國經濟還將寫下更多更精彩的發展故事。[詳細]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不動搖、不松勁、不止步,迎難而上,攀登不止,必能翻越一座座山峰,贏得發展開闊地,開辟干事新境界。[詳細]
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關鍵共性技術供給,推動跨領域技術交叉融合創新。同時,充分發揮創新聯合體和產業鏈鏈長帶動作用,加快顛覆性技術突破并實現工程化、產業化,加快打造新興產業集群,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詳細]
登高有“梯”,是梯度的梯,也是梯子的梯。這樣的“梯”,需要我們攜起手來搭好、搭牢,尤其是真正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助力市場容量進一步激活、各類要素高效集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詳細]
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以說了就要干、定了就要辦的務實作風,俯下身子,腳踏實地,率先垂范,既帶著大家干,也做給大家看,努力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變成具體行動,干出實際效果。這種以身作則的力量,比任何慷慨激昂的動員講話更能凝聚人心,更能匯聚起干部群眾[詳細]
當前,隨著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提高,中華民族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有能力引領人類生產力變革。我們要以“十年磨一劍”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只爭朝夕、埋頭苦干,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發應用創新,以更敏捷、更經濟、更智能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和產品為全面推[詳細]
政府行為越規范,市場作用就越有效。多一份“無事不擾”的清醒,少一些“臨時起意”的打擾,企業將有更多信心和精力逐浪弄潮。[詳細]
從太空看粵港澳大灣區,其中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已經逐漸成長為“一座城”。2025年以來,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境客流持續快速增長,截至4月27日,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已突破1000萬人次,比2024年提前25天。加快轉型升級,書寫更加精彩的內部協作故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