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貨幣政策是宏觀政策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施策、持續發力,為我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提供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本期大家談聚焦穩健的貨幣政策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凝聚共識和力量。
——編者
更好服務重大戰略需要
吳秋余
為了持續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今年初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截至今年6月末,支持金融機構發放碳減排貸款超過7500億元,帶動年度碳減排量超過1.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金融行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的增長,需要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今年以來,我國金融系統貫徹落實穩健的貨幣政策,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要,不斷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能。從支持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從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到推進交通、水利等重大項目,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實踐證明,充分發揮貨幣信貸政策效能,不僅有利于擴內需、穩投資、穩大盤,還有助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不久前舉行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著力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以國家重大戰略與國家重大需求為牽引,加強與財政、產業等政策的協調配合,貨幣政策將繼續發揮更大作用。
(作者為本報記者)
讓金融切實服務實體經濟
甘嶸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業立業之本。今年以來,我國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著力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更好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
政策千萬條,落地第一條。與政府相關部門聯合開展政策宣講活動,既能幫助企業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國家政策,也有助于金融機構切實掌握企業需求,更有針對性地助企紓困。我們在走訪調研中發現,處在成長期的科技型企業從技術研發到成果應用、市場開拓都需要大量資金,但往往缺乏可抵押的資產。對此,我們創新推出“交湘科創貸”,以研發投入、知識產權價值等要素作為核定貸款額度的標準。目前,我們已向60余家科技型企業提供授信超過40億元。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對金融的需求是不同的,摸清情況、對接服務,才能打通金融“活水”注入實體經濟的“最后一公里”。
銀企無縫對接,是貨幣政策高效落地的重要一環。創新金融產品、優化業務流程、強化科技賦能,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必能切實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質效。
(作者為交通銀行湖南省分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
持續推進普惠金融
秦濤
為小微企業增活力、為“三農”發展引“活水”、為創業就業添動力,精準服務微觀經營主體是我國貨幣政策的重要導向之一。
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要加強貨幣供應總量和結構雙重調節。從總量來看,今年以來,我國兩次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推動普惠金融服務全面鋪開,資金不斷流向有融資需求的小微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長尾客戶”。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28.74萬億元,同比增長24.1%。同時,持續發揮政策利率引導作用,推動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4.8%,較2022年下降了0.4個百分點。
從結構來看,我國積極運用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工具,更好實施差別利率政策,強化普惠小微貸款等信貸傾斜,引導擴大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幫助一批科技型、綠色型小微企業發展壯大。從實踐看,引導優質金融資源和服務流向薄弱環節,對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用好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把握流動性的投向,切實踐行“金融為民”理念,補齊金融服務短板,定能以高質量金融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為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建設發展的主體,對城市的脈搏跳動最熟悉。讓市民參與治理“城市病”,有助于推動城市體檢工作走深走實,形成一份切合實際、指標具體、反映民心的“體檢報告”。對照這份報告,相關部門能更精確地找差距、補短板、堵漏洞,“治已病、防未病”[詳細]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分析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堅定發展信心,匯聚發展力量。[詳細]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用好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這份“打分表”,必能促使更多人樹立綠色政績觀,更加自覺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齊魯大地藍天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詳細]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多樣化綠色轉型路徑,在減排降碳過程中加強相互配合、形成優勢互補,就能以“多元”激發主動性和創造力,以“一體”凝聚整體力量,更加積極穩妥地實現“雙碳”目標,更好地建設美麗[詳細]
更好發揮高層次專家作用,利用重要國際會議論壇、外國主流媒體等平臺和渠道發聲。發揮研究機構、學校、企業、社會組織等對文明交流的促進作用,動員各方面一起奏響交響樂、大合唱。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創新文明交流對話的途徑和形式,提升傳播效能,更加生動立體地展現豐[詳細]
圍繞“為誰創新、誰來創新、創新什么、如何創新”,從制度建設著眼,對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進行全鏈條整體部署,對政策、資金、項目、平臺、人才等關鍵創新資源進行系統布局,一體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聚焦國家戰略和產業發[詳細]
努力把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優勢和新疆的區位資源優勢結合起來,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必能進一步激發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促進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惠及各族群眾。[詳細]
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來說,理論強,才能方向明、人心齊、底氣足。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堅持標準不降、勁頭不松,把主題教育謀劃好、組織好、落實好,實實在在抓好理論學習和調查研究,實實在在檢視整改突出[詳細]
堅持系統觀念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系統觀念貫徹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全過程,成功實踐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協同推進大治理。[詳細]
如果把城市看成人的身體,那么一個個工廠、園區、社區、學校等社會生活的組成單元,就像是一個個細胞。只有城市治理精細到每一個“細胞”,整體的“無廢城市”建設才會更有實效。當前,山東各城市已經不同程度開展了市級“無廢細胞”建設,出現了不少成效良好的“無廢[詳細]